简要内容: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实施以来,北辰区国土资源分局迅速组织动员,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大了保增长项目用地的服务力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防土地违法案件现象的出现。为此,北辰区国土资源分局专门制定了《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宣传方案》及《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调研工作方案》,并全面深入地落实方案内容,积极做好宣传、调研工作,使“双保”行动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北辰区国土资源分局落实
“双保”行动
北辰区国土资源分局召开科级以上“双保”推动会。会上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并对今后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国土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双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好各项“双保”工作。
落实“确保十八亿亩耕地”基本国策
探索北辰区治理违法占地有效途径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十八亿亩。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净减少耕地面积不能超过650万亩。而1998至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45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000余万亩。可见,我国耕地保护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导致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违法占地屡禁不止。通过大规模的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违法现象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扼制,但当前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反弹,说明土地违法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在国土资源部动员部署“双保行动”后,充分考虑到北辰区实际情况,在“保增长、保红线”工作中,对违法占地屡禁不绝的问题,摸索出一条长效机制。
一、现状调查
据调查,从2006年开始至今,北辰区共发现违法占地436宗,发现共339.96亩,立案329宗,立案查处351.87亩,由区政府牵头,各执法单位联合国土分局强制拆除案件70宗,强拆37990平方米。
对于此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与各镇签订了《北辰区区、镇用地指标、治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蔓延趋势。但是,目前违法占地仍屡禁不止。
二、当前违法用地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北辰区近3年来违法占地问题的梳理、分析,我区违法占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村民违法占地;村两委班子默许违法占地;违法面大,案件数量多,巡查和查处的工作量大,人力不足;通过关系说情者多,查处难度大;拒不接受停工告知,反复出现违法;执法成本大于违法成本等。
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不懂法律、法制意识淡薄。有些村民认为,只要经过村委员会同意就可以占地建房,造成违法占地。
(二)有些村干部漠视法律。
(三)巡查处理案件工作量大,执法力量相对偏小。违法速度远高于查处速度。加之执法成本大,违法成本低,也造成了执法难。
(四)说情者众,查办案件难。如何应对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说情风”,是很难破解的问题。
(五)执法权有局限,没有执法强拆权。出现违法占地案件,在制止不听的情况下按执法程序查处。而此时,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已经由小变大甚至建成现实,实际上已难以拆除。耕地难以恢复原状,造成了执法难。
四、摸索治理违法占地的新路子
作为土地管理部门,如何保护耕地、有效治理违法占地这一重要课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经过几年深入镇村工作调查,分析各类典型案件,发现了违法占地问题的一个普遍特点,那就是绝大多数违法占地案件都与村级有着多重角度、多条渠道的联系。要想控制住违法占地、毁坏耕地的行为,就必须抓住村级组织这一环。我们深切感到,“救火”不如“防火”,“外治”不如“自治”。“救火”只解决一时之需,当违法案件出现众多时,整天疲于应对,整治结果显然不能达到显效,更达不到长效,而且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按住了葫芦又起了瓢”,久治不绝。
村级治理违法占地、制止乱采乱挖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第一、村民自治,有条件、有能力治理违法占地、乱挖乱采行为
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一样,实行了六十年,实践证明,卓有成效。村民自治也是一个道理,每一起违法占地、毁坏农田行为就在村两委班子、村民们的眼皮底下,能够很快发现,可以当即制止。村两委班子,是全村党员又是全体村民民主选出的,有亲情、也有乡情,违法占地出现了,治理没有太多难度,协调解决成功几率很大。
第二、村民自治,有办法也有招数治理违法占地、乱挖乱采行为
如果出现违法占地毁坏耕地行为,说服没有效果,则可以暂停村民经济待遇,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村民会修正错误,将土地恢复原状。
第三、村民自治,由人为治理到用“村规民约”制度治理
村民自治在不断改进,不断规范。用“村规民约”制止违法占地行为是一个进步。
第四、保护耕地从打破传统观念入手
比如:刘快庄村建村已有500多年了,当地习俗以种姓分建坟茔,经过调查,坟茔总占地面积近700亩,每年老人去世后,土葬还继续占用耕地。于是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迁坟入堂”,村班子首先在有关部门批准后,投入100万人民币修建了庄严肃穆花园式的“劳动人民纪念堂”,落成后,村两委班子引导老年人到场观看,又加之艰苦细致的入户工作,最后终于取得了村民的认可。第一年迁坟570座,整合耕地300余亩,第二年迁坟503座,整理耕地近300亩,第三年计划将剩下的近200座坟迁移完毕,那时将有700亩土地退坟还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几百年的祖坟占地被腾了出来,并且阻断了今后土葬继续占用耕地通道。这样使田地间不见一处坟茔,环境也改变了。刘快庄村做得比较突出。
五、推广村级治理的经验做法,推广过程中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做哪些工作
(一)认真贯彻执行《北辰区关于处理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案件分工和责任追究的规定》,落实区政府与镇政府、镇政府与所属村签定的《北辰区区、镇用地指标、治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书》,明确第一责任人。
(二)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法律宣传和培训。利用“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做好法律宣传,培训各村级“土管员”。
(三)重新建立信息员队伍。将各村“土管员”纳入全区土地管理信息员队伍。沟通传达土地管理动态。
(四)构建信息网络。每月发布一次全区查处违法占地情况通报,表彰违法占地“零”案件镇、村。
(五)每季度召开一次有各镇主管领导参加的信息员短会,通报每季度的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申请区政府批准一定奖励资金,对先进镇村,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六)探讨实行一个做法。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没有实现责任书内容的,市里暂停批准建设用地指标。
(七)落实村级土地管理工作责任制,探索土地管理模范村建设模式。多年来,常造成违法占地者是农民,可见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农民从心里认为耕地需要保护,并认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的时候,耕地才会得到保护和珍惜。
(八)把耕地保护工作重点放在村级这个节点上,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在做好巡察和查处违法案件等日常工作的同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紧紧抓住村级土地管理这一环节,这样可以调动全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在管,巡察力量会大得多,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九)怎样抓住村级这一环?土地巡察人员不光巡察道路两侧和地块,还要到各个村委会走一走,多接触村两委班子,不断熟悉村里干部,特别要熟悉“土管员”,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土地管理政策,既要发出“信息”,也要收回“信息”。了解村里当前耕地保护现状,有没有私搭乱建等现象。这样一天跑三至五个村,天天巡察,每个月就能把126个自然村轮转两三遍,效果会很快显现。所以说只要方向对头,不愁思想打不开,不愁路子走不宽。
六、耕地保护工作,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
在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治理违法占地工作上,土地管理部门“跳独舞”已有许多年,虽然有效,但没有显效,更没有出现长效。要想保护全国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得突破,我区和全国各地一样承担着重要责任。勇于探索创新出一条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保护耕地的途径是国土管理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我们期待着、努力着紧紧抓住村级耕地保护这个节点,能使我们闯出一条耕地保护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