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下半年房市应该冷处理
新闻来源:http://blog.focus.cn 2009-06-19
2007年以前国家面对失控的房价束手无策,连续几年的调控措施不见一点效果。进入2008年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连续出台诸多应对措施,从多方面给房地产市场松绑。如果说2007年以前是开发商绑架了国家政策,哪么2008年以后就是金融危机左右了国家政策。宏观调控措施似乎在2007年底见效了,其实还是金融危机的作用。
相对于世界金融风暴中爆发出的诸多问题,房地产泡沫起到了引爆金融风暴和摧毁不合理或过时金融体系的作用。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政府的关怀下波澜不惊,主要还是受益于国内强大的刚性需求支撑。中国房地产泡沫其实已经引起世界经济界的关注,若果不是金融危机起到了消化作用,可以说经济泡沫已处于临界点;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经济泡沫变为隐性,若是不能够看清楚这点,迟早是要吃大亏的呢。
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和强大内需帮助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过去造成贫穷落后的人口现在一跃而成为了拉动内需必不可少的支撑因素。就像是一个家庭,众多孩子在小时候使得家庭贫穷,如今长大了终于成为拉动家庭经济增长的动力。长期的贫穷使得经济有了保障的家庭意见纷呈,孩子要奢侈、父母要节俭,平均一下也比奢侈半个世纪的西方要好得多;这就是中国经济能承受住金融风暴的主要原因:西方人花的是未来的钱,中国人花的是以前的钱。但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平均存款数字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少数人占了大多数人的平均数,这个问题在遇到国内金融危机时候即可看得见、摸得着。
隐性的危机有时候会更可怕,就像是火山一样:憋得越久威力越大。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改革分三步走,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拉动大多数人共同富裕...”我想现在应该是考虑第二步如何走的时候了。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是世界之最,富人们常挂在嘴头的“积聚财富,用于社会”的口号在计划经济中变成了迷糊人的“假药”;极度的财富扩张使得社会矛盾日趋激烈。我们的国家不可以、也不能够只为了保持经济增长而搞“纯性经济发展”,经济、军事、政治到头来都是为了社会服务,社会的进步和安定才是硬道理。
面对再一次强劲抬头的高房价,我们的政府到底是忧、还是喜?治大国如烹小鲜,关系到民众的事就不是小事;这些事情不应该只是听任经济学家们如何说,而是政治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世界金融危机还没有真正见底,初露端倪的一些经济领域远不能作为定性经济走向的风向标。现在全世界都在说中国经济的好话,这些话不要使得自己沾沾自喜起来为好。拉动内需主要还得依靠大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做起,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才是经济长期保持增长的原动力。如果财富极度积聚在少数人手里,这就是比经济泡沫还大的隐患。
现在已经进入2009年下半年,也是保证今年经济增长值和建立明年经济基础的关键时刻。面对又一次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国家就不应该添柴加碳了;要适当的冷处理。对于个人来说,平安即是福;对于国家来讲,稳定才是福。世界金融危机是一场大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能够再下猛药。
现在开发商又一次开始疯抢土地资源,在又一次制造“地王”的同时还再次掀起了“面粉贵于面包”的讨论,抛去媒体的炒作外也彰显了我们开发商的不成熟。大多数开发商走的太顺了,这次金融危机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休息时间而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土地储备是公司发展的保证,但也是要命的毒药。过大的负债率和不安全的负债经营迟早会变成催命符。对于开发商来说到时候可以卷铺盖逃之夭夭,对于国家和广大消费者就是极大的隐患了。
未经天津厂房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